勞力士公佈2023至2024年度創藝推薦資助計劃導師與門生名單

在新一期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中,知名藝術家艾爾・安納祖、柏娜汀・埃瓦里斯托、賈樟柯、安・拉卡頓及戴安・韋芙絲從全球各地成績斐然的年輕新秀中,各自挑選出一名心儀的門生。

【2022年9月10日,日內瓦訊】蜚聲國際的五位藝術名家——艾爾・安納祖(El Anatsui,視覺藝術)、柏娜汀・埃瓦里斯托(Bernardine Evaristo,文學)、賈樟柯(Jia Zhang-Ke,電影)、安・拉卡頓(Anne Lacaton,建築)戴安・韋芙絲(Dianne Reeves,音樂)將作為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Rolex Mentor and Protégé Arts Initiative)2023至2024年度的導師,各自指導一名藝術新秀。來自全球各地的導師及其門生在未來兩年內將合力創作。

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畫成立於2002年,旨在助力寶貴知識與手藝的傳承。計畫彰顯勞力士不懈追求卓越的理念,完美詮釋「恒動」這個詞。

計劃已將63位國際藝壇大師與全球各地富有天賦的年輕藝術家結為師徒。今日,在紐約布魯克林音樂學院(Brooklyn Academy of Music,簡稱BAM)舉行的典禮上,勞力士宣佈新一屆導師與門生名單。這則消息使為期兩天的勞力士藝術週末錦上添花,將本屆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推向高潮。

勞力士宣佈南非視覺藝術家布朗溫・卡茨(Bronwyn Katz)獲選成為加納雕塑家艾爾・安納祖的門生;加納作家艾莎・夏露娜・艾達(Ayesha Harruna Attah)獲選成為英國作家柏娜汀・埃瓦里斯托的門生;菲律賓電影製作人拉斐爾・曼紐(Rafael Manuel)獲選成為中國電影製作人賈樟柯的門生;黎巴嫩亞美尼亞建築師阿琳・阿帕拉哈米安(Arine Aprahamian)獲選成為法國建築師安・拉卡頓的門生;韓國歌手兼作曲家Song Yi Jeon獲選成為美國爵士歌手戴安・韋芙絲的門生。

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總監麗蓓嘉・艾爾文(Rebecca Irvin)表示:「勞力士由衷感謝導師們秉承這項不可替代的傳統,通過個人交流與靈感啟發推動新一代的藝術創作。我們也向各位門生表示祝賀,你們將加入過去建立已有二十多年歷史且頗具規模的的藝術社區,獲得跨國界跨世代的視野。我們期待見證新一屆的合力創作能幫助各位突破地理、文化及年齡的障礙,並期待著你們為明年的勞力士藝術盛會作好準備,共同慶祝過去二十年裡所有導師和門生的豐碩成果。」

2023至2024年度導師
2023至2024年度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導師如下:

建築
安・拉卡頓

安・拉卡頓及其合作夥伴桑-菲臘・華薩(Jean-Philippe Vassal)共同獲得2021年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他們的設計以可持續的方式使用現有資源,充分發揮了建築學對人類社會與居住環境的潛在影響力,受到國際上的廣泛認可。兩人於1987年在巴黎成立拉卡頓華薩建築事務所(Lacaton & Vassal),此後為數十個私人及公益房屋項目、文化與學術機構擔綱設計,並創造了主要坐落於歐洲的公共空間。拉卡頓曾任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TH Zurich)建築與設計系副教授,並在其他頂尖院校任客座教授。

- 打開lightbox

電影
賈樟柯

賈樟柯被視為中國當今最大膽前衛的電影製作人之一,是1990年代後中國「第六代」導演的領軍人物。他的早期電影被稱為「山西三部曲」,其中他的第一部故事片《小武》(Pickpocket,1997年)捕捉到了中國社會的轉型時刻。2006年,賈樟柯憑藉廣受好評的《三峽好人》(Still Life)獲得2006年威尼斯影展(Venice Film Festival)金獅獎(Golden Lion)及亞洲電影大獎(Asian Film Awards)最佳導演獎(Best Director)。近年來,他有三部劇情片獲獎,分別為《天註定》(A Touch Of Sin,2013)、《山河故人》(Mountains May Depar,2015)及《江湖兒女》(Ash Is Purest White,2018)。2017年,賈樟柯創辦了平遙國際電影展(Pingya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打開lightbox

文學
柏娜汀・埃瓦里斯托

柏娜汀・埃瓦里斯托憑藉小說《女孩、女人、其他人》(Girl, Woman, Other)獲得2019年布克獎(Booker Prize),是贏得該獎項的首位黑人女性與英國黑人作家。她著有10本關於非裔的書籍,以及許多其他相關主題的短篇小說、詩歌、戲劇、散文及新聞報導。《皇帝的寶貝》(The Emperor’s Babe,2001)於2010年獲倫敦《泰晤士報》(The Times)評為「近十年百佳圖書」之一。《皇帝的寶貝》(The Emperor’s Babe,2001)於2010年獲倫敦《泰晤士報》(The Times)評為「近十年百佳圖書」之一。她出版的最新作品《宣言:永不放棄》(Manifesto: On Never Giving Up,2021)是其首部紀實文學作品。埃瓦里斯托是英國皇家文學學會(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主席,亦是二百年來首位擔任該職務的有色人種作家。

- 打開lightbox

音樂
戴安・韋芙絲

戴安・韋芙絲是五屆格林美獎(Grammy)得主,憑藉其令人驚豔的精湛技巧、即興表演能力與獨樹一幟的爵士樂及節奏藍調風格而備受認可,被譽為當今世上傑出的爵士樂歌手。她的最新專輯《Beautiful Life》獲得格林美最佳爵士演唱獎(Best Jazz Vocal Performance),此前她曾連續三年獲得該獎項。她是洛杉磯愛樂樂團(Los Angeles Philharmonic)首位爵士樂創意主席(Creative Chair for Jazz),並曾多次於白宮獻藝。2018年,她獲得國家藝術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爵士大師獎(Jazz Master),這是美國授予爵士樂藝術家的最高榮譽。

- 打開lightbox

視覺藝術
艾爾・安納祖

加納藝術家艾爾・安納祖以非洲風物為素材,創造意義深遠的雕塑及裝置作品,傳播非洲的風土人情,令全球藝術界煥現新顏。其作品不拘泥於繪畫、紡織品、雕塑和設計的表現形式,利用水、風、木材、黏土、石材、金屬、印刷板、鋁瓶蓋及其他現有材料等。他是尼日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Nigeria)雕塑系名譽教授,皇家文藝學會(Royal Society of Arts)名譽皇家院士(Honorary Royal Academician),並當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他獲得的獎項包括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頒發的終身成就金獅獎(Golden Lion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及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Praemium Imperiale)。

- 打開lightbox

2023至2024年度門生
2023至2024年度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門生如下:

建築
阿琳・阿帕拉哈米安

黎巴嫩-亞美尼亞建築師、設計師兼研究員阿琳・阿帕拉哈米安通過建築倡導創新、人人可負擔與可持續的未來願景。2018年,她與合作夥伴阿德里安·梅拿(Adrian Müller)創立了建築設計工作室MÜLLER APRAHAMIAN。該工作室活躍於貝魯特、倫敦及亞美尼亞的葉里溫等地,一直致力於呈現前沿的建築及方案,以及與著名設計師、藝術家和機構合作開發前瞻性項目。他們最近推出了由內部研發的Terraforma項目,通過與當地工業合作,探索黏土這種傳統而古老的建築材料,並生產適合家用的創新替代性建築材料。

- 打開lightbox

電影
拉斐爾・曼紐

菲律賓電影製作人拉斐爾・曼紐目前在阿姆斯特丹、倫敦和馬尼拉工作,他的創作基於對哲學與視覺傳播的研究。曼紐屢獲殊榮,曾憑藉其短片《Filipiñana》獲得2020年柏林國際影展(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評審團大獎銀熊獎(Silver Bear Jury Prize)。2021年,他獲得克勞斯親王基金頒發的文化與發展種子獎(Prince Claus Seed Award for Development and Culture),赫伯特巴爾斯基金(Hubert Bals Fund)設立的劇本與開發獎(Script and Development Award),以及菲律賓國家文化藝術委員會(Philippine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Culture and the Arts)授予的阿尼丹加爾獎(Ani ng Dangal)。曼紐目前正在拍攝他的前兩部劇情片:《Filipiñana》(基於短片改編)及《Patrimonio》。他是國際藝術家團體與電影製作公司Idle Eye Productions的聯合創辦人之一。

- 打開lightbox

文學
艾莎・夏露娜・艾達

居住在塞內加爾的加納作家艾莎・夏露娜・艾達是新一代揚名文壇的非洲作家之一,已累計出版五部小說:《Harmattan Rain》(2009)、《Saturday’s Shadow》(2015)、《The Hundred Wells of Salaga》(2018)、《The Deep Blue Between》(2020)及《Zainab Takes New York》(2022)。她致力於通過這些作品呈現具有歷史意義的著作,運用其生動鮮活的故事敘述能力,向現有的非洲民俗與偏見宣戰。艾達屢獲殊榮,她曾入圍威廉薩洛揚國際寫作獎(William Saroyan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Writing),並進入非洲獎(Prix Les Afriques)初選名單與魏柏史密斯冒險寫作獎(Wilbur Smith Adventure Writing Prize)入圍名單。

/Responsive Image/Default/Scriban(28,6) : error : Unexpected exception when calling rlx_responsiveimage i_item small_imwidth: smallWidth medium_imwidth: mediumWidth large_imwidth: largeWidth small_impolicy: smallImpolicy medium_impolicy: mediumImpolicy large_impolicy: largeImpolicy show_lightbox: True
音樂
Song Yi Jeon

音樂Song Yi Jeon韓國現代爵士樂歌手兼作曲家Song Yi Jeon憑藉其悅耳迷人的嗓音與出色的即興創作能力脫穎而出,因其聲音可塑性強而獲得了無言樂器的美譽。她曾在奧地利的格拉茨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Music and Fine Art in Graz)學習古典作曲,在瑞士的巴塞爾音樂學院(Academy of Music in Basel)與美國波士頓的伯克利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學習爵士演唱。在伯克利音樂學院,她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嗓音。她是伯克利首屆昆西鍾斯希傑娛樂成員(Quincy Jones CJ&E fellow),還獲得Billboard獎學金(Billboard Endowed Award)。Song Yi Jeon曾在眾多俱樂部和音樂節演出五重唱,其中包括紐約著名的藍音符爵士樂俱樂部(Blue Note)。她於2015年發行了迷你專輯《Straight》,2018年正式發行首張專輯《Movement of Lives》。
- 打開lightbox

視覺藝術
布朗溫・卡茨。

視覺藝術布朗溫・卡茨南非視覺藝術家布朗溫・卡茨因其諸多成就而被選中,她已在國際上嶄露頭角。這位居住在開普敦的藝術家結合雕塑、裝置、影像與表演等形式,使用鐵礦石等現有的天然材料,或泡沫床墊及彈簧床等回收的人造物品,創造了細緻入微且備受讚賞的作品。她於2021年在倫敦白立方畫廊(White Cube gallery)舉辦個展,後又於2022年在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上展出作品。卡茨於2019年獲得享譽非洲的第一國民銀行藝術獎(First National Bank Art Prize)。她是iQhiya的創辦人之一,該團體由11名黑人女藝術家組成。

- 打開lightbox

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

逾半世紀以來,勞力士一直致力與全球各地出色的藝術家與領先的文化機構積極合作,襄助藝術悠久的傳承,繼往開來。勞力士不遺餘力地弘揚優秀文化,例如音樂、建築與電影,更憑藉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涵蓋廣泛的藝術領域。

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於2002年成立,以助力寶貴知識代代相傳為使命。計劃的理念主張藝術是一個綿延不斷的整體,是數代人豐富經驗的薈萃,所有藝術家皆受惠於前人的智慧結晶。勞力士秉承品牌尊崇傑出個人成就的傳統,為才華橫溢的藝壇新秀提供寶貴機會,令其與各領域藝術大師結為師徒,在一定時間內接受一對一指導、進行創意合作。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涵蓋領域包括建築、舞蹈、電影、文學、音樂、戲劇及視覺藝術。在其他領域或跨領域中亦有機會進行「開放領域」的指導,指導時段會按各門藝術領域交替分配。

58位蜚聲全球的導師傾注寶貴時間與出眾才華,襄助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他們分別是:大衛・阿賈耶爵士(Sir David Adjaye)、瑪嘉烈・艾活(Margaret Atwood)、約翰・巴德薩里(John Baldessari,已故)、達哈・班・哲倫(Tahar Ben Jelloun)、崔莎・布朗(Trisha Brown,已故)、派提斯・夏侯(Patrice Chéreau,已故)、大衛・齊柏菲爵士 (Sir David Chipperfield)、米雅・哥圖(Mia Couto)、艾方素・卡朗(Alfonso Cuarón)、 哥連・戴維斯爵士(Sir Colin Davis,已故)、安・德麗莎・迪・姬爾斯美嘉(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奧立佛・愛利亞森(Olafur Eliasson)、布萊恩・伊諾(Brian Eno)、 漢斯・麥努斯·安森柏格(Hans Magnus Enzensberger)、威廉・科茜(William Forsythe)、史提芬・費雅斯(Stephen Frears)、吉爾伯托·吉爾(Gilberto Gil)、菲力普・格拉斯(Philip Glass)、艾力謝路・高沙里斯・依拿力圖(Alejandro G. Iñárritu)、彼得・荷爾爵士(Sir Peter Hall,已故)、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麗碧嘉・康(Rebecca Horn)、薩克・胡辛(Zakir Hussain)、鍾・祖娜絲(Joan Jonas)、安尼詩・卡普爵士(Sir Anish Kapoor)、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依利・基利安 (Jiří Kylián)、羅拔・利柏殊(Robert Lepage)、林懷民、菲莉達・萊(Phyllida Lloyd)、史碧克・李(Spike Lee)、林-曼紐・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童妮・摩里森(Toni Morrison,已故)、華特・默奇(Walter Murch)、奧哈・勒赫林(Ohad Naharin)、美娜・拉兒(Mira Nair)、尤蘇・安多爾(Youssou N’Dour)、潔西・諾曼(Jessye Norman,已故)、麥可・翁達傑(Michael Ondaatje)、姬絲桃・派特(Crystal Pite)、阿歷斯・羅曼斯基(Alexei Ratmansky)、佳雅・沙維雅荷(Kaija Saariaho)、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彼得・謝勒(Peter Sellars)、阿爾瓦羅・西薩 (Álvaro Siza)、渥雷・索因卡(Wole Soyinka)、朱莉・泰摩(Julie Taymor)、勅使川原三郎(Saburo Teshigawara)、珍妮花・蒂普頓(Jennifer Tipton)、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凱特·霍克(Kate Valk)、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嘉莉・美・雲斯(Carrie Mae Weems)、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張藝謀、平查斯・蘇嘉文(Pinchas Zukerman)及彼得・尊托(Peter Zumthor)。

勞力士
享譽全球的精良品質與精湛工藝

勞力士為瑞士綜合獨立製錶商,總部設於日內瓦,品牌以精良品質與精湛工藝享譽全球,成為卓爾不凡與優雅尊貴的象徵。其Oyster Perpetual(蠔式恒動)腕錶與Cellini(徹利尼)腕錶的機芯均獲瑞士官方天文台認證(COSC),並就精準度、動力儲備及可靠性方面進行一系列內部測試。綠色印章是頂級天文台精密時計的象徵,證明每一枚勞力士腕錶均成功通過勞力士實驗室自定標準所進行的測試,獨立的外部機構亦會定期驗證。

每一枚勞力士蠔式腕錶上均有「Perpetual」(恒動)的字樣。這不僅是一個鐫刻於錶面上的字樣,更是一個哲理,它承載著企業願景及價值觀。企業創辦人漢斯・威爾斯多夫(Hans Wilsdorf)對完美的不懈追求正是推動公司發展的動力與宗旨。勞力士繼而在腕錶發展上屢創先河,成功推出多項重大創新發明,如於1926年問世的蠔式腕錶,為史上第一枚防水腕錶,以及1931年發明的自動上鏈恒動擺陀。迄今為止,勞力士已經註冊了五百多項專利。品牌在瑞士設有四座廠房,設計、研發及生產勞力士腕錶的大部分零件,從金合金的鑄造,到機芯、錶殼、錶面及錶帶的加工、打磨、組裝和修飾,皆由品牌獨立完成。品牌亦積極支持文化藝術的發展,鼓勵體育及探險活動,並致力於環境保護,關愛地球。

檔案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