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

继往开来
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于1976年由劳力士时任主席安德烈・J・海尼格(André J. Heiniger)创立,旨在纪念世上首款防水腕表──劳力士蚝式腕表问世五十周年。此奖项原意是一次庆祝活动,但鉴于国际间反响热烈,因此 劳力士决定将此作为一项长期计划延续至今。历年来,此奖项共支持160位大奖得主,他 们在世界各地作出重大贡献,致力改善大众生活,保护地球。

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自创立以来,一直体现品牌回馈社会的决心,这份精神与“保护地球,恒动不息”(Perpetual Planet)计划一脉相承。海尼格表示:“我们设立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全因我们坚信公司有责任积极改善地球生活,并宣扬我们所珍视的价值观,包括品质、独创性及决心,而最重要的就是创建精神。”

捍卫地球
对劳力士创始人汉斯・威尔斯多夫(Hans Wilsdorf)而言,地球就是一个天然实验室。1930年代起,他开始以极端地带作为腕表的测试场所,并支持深入未知领域的探险家。然而,世事变动,探险领域亦改弦易调。21世纪,劳力士将探险从最初纯粹的探索发现,逐渐转为保护地球的方式,并于2019年推出“保护地球,恒动不息”计划,进一步彰显其环保承诺。

该计划支持众多活动,其中包括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此计划迄今包括与国家地理学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加强合作,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席薇亚・厄尔(Sylvia Earle)的“蓝色使命”(Mission Blue)计划,通过“希望点”(Hope Spots)网络保护海洋;

独特计划
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与其他奖项 与其他奖项不同的是,其宗旨并非表彰昔日成就,而是推动全新或正在进行的项目。此奖项不设任何学术或专业要求,亦无性别或国籍限制,申请者须年满18岁,即可报名角逐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51个国籍的大奖得主,在65个国家及地区推行项目,令计划惠及全球。报名申请语言为英文、简体中文或西班牙文。

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得主评选标准
能否获得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的关键在于项目是否惠及人类或地球、是否具有前瞻性,以及候选人是否具有实践项目的技能和决心。大奖广泛涵盖的领域包括环境保护、科学医疗、应用科技、文化传承及探索发现。

评审考量准则包括这些项目的原创性、其对社会的影响力以及申请者的创建精神。两年一度的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将选出五位大奖得主。各人可获得奖金以推行落实项目,更可加入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得主的网络,与往届的大奖得主携手合作。

如何遴选大奖得主
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由劳力士日内瓦总部团队负责管理。所有申请均由研究人员进行分析,再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协助评选优秀项目。(自1976年创立以来,已有约35,400人申请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 申请者会经独立的跨学科专家评审团加以评估。每届大奖的评审团也会有变更,成员通常包括:保育专家、医生、教育家、革新者、探险家及科学家。评委包括艾德蒙・希拉里爵士(Sir Edmund Hillary)及田部井淳子(Junko Tabei),二人分别于1953年及1975年成为登上珠穆朗玛峰的首位男性和女性。其他评委包括国际环境保护倡导者约兰达・卡卡巴德斯(Yolanda Kakabadse)、太空人兼前国际太空站指挥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Chris Hadfield)、知名遗传学家史蒂夫・琼斯(Steve Jones),以及曾于1981年及2012年两度参与评审工作的杰出海洋学家兼探险家席薇亚・厄尔(Sylvia Earle)。
以及天文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兼著名气候变化倡导者布莱恩・施密特(Brian Schmidt)。

多元项目
1976年起,共有160名女性和男性获选为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得主,这些先锋来自世界各地并拥有各式各样的技能。

大奖得主包括:考古学家、建筑师、教育家、工程师、企业家、探险家、电影制作人、地质学家、医生、微生物学家、登山家、物理学家、灵长类学家、社会学家、兽医及野生动物学家。

大奖影响
大奖得主的项目裨益社会良多。不少项目与环境直接相关,至今已累计种植了2,800万棵树木;保护了52种濒危物种及32个主要生态系统,其中包括57,600平方公里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发现数以百计的新物种;完成53项艰巨的探险活动;并研发了49种能够广泛运用的创新技术。过去48年来,大奖得主的获奖项目已惠及全球数百万人。示例如下:

费力克斯・布鲁克斯・丘奇,2021年大奖得主
美国社会企业家费力克斯・布鲁克斯-丘奇(Felix Brooks-church)为农村面粉厂配备“营养增量机”,通过在主食中添加关键的微量营养素,以此解决坦桑尼亚居民的营养不良问题。他帮助坦桑尼亚各地逾700万人免于营养不良,同时不用增加消费者成本。

欣杜・奥马鲁・易卜拉欣,2021年大奖得主
气候变化兼原住民权益倡议人欣杜・奥马鲁・易卜拉欣(Hindou Oumarou Ibrahim),来自乍得,利用原住民的传统知识绘制自然资源地图,并防止萨赫勒地区因气候变化发生冲突。她聚集100个当地及原住民社区,共同绘制所属地区的自然资源图。他们的建议获国家政府接纳。
 
爱玛・甘普,2019年大奖得主
海洋生物学家兼探险家爱玛·甘普(Emma Camp)正在研究“超级生还者”的行为和遗传因素,试图寻找修复和保护受损珊瑚礁的方法。她发现这些珊瑚可在一直认为是致命的环境下生长。其工作也许是修复受气候暖化、海洋酸化及其他人类破坏所蹂躏的珊瑚礁的关键。

葛瑞格・库尔坦,2019年大奖得主
神经科学家葛瑞格・库尔坦(Grégoire Courtine)正在研发突破性的生物工程技术,治疗脊髓损伤。库尔坦与其团队最近研发了“电子桥梁”,可以将患者的大脑与下半身肌肉重新连接起来,这是他们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的最新突破。

历届大奖得主皆是地球上各领域的先锋及守护者,有望改变未来。新一届获奖者将延续劳力士创建传统及基本价值观,不断突破极限。

2023年大奖得主
2023年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的五位得主均为先驱之士,其计划涉足全球,不仅为肯尼亚提供洁净水源,更深入安第斯山脉保护森林山地,有助于改善生活,保护地球,裨益后世。大奖得主由十位世界知名的专家及领袖所组成的评审团选出。他们将获得资金及宣传的机会,以助项目拓展。

康斯坦丁诺・奥卡・丘塔斯
这位秘鲁原住民生物学家将以本土社区为中心,扩展他在安第斯山脉高地的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计划。

贝丝・柯吉
这位年轻的肯尼亚社会企业家将深入10个社区,设置太阳能凝水技术装置,为多达3,000人提供洁净水源。

因扎・科内
这位科特迪瓦保育专家将于保育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森林,同时保护濒临绝种的动物,并减轻当地的贫困情况。

丹妮卡・里亚迪尼-弗莱什
这位印尼发展经济学家将扩展全球首条“从农场到衣橱”的再生服装供应链,从而提升妇女力量,并保护印尼的本土文化。

刘少创
这位中国遥感专家将深入研究野骆驼的栖息地,藉以建立两个全新保护区,拯救仅存的野生骆驼群。

“保护地球・恒动不息”计划简介
近一个世纪以来,劳力士不断支持探险先锋,竭力冲破人类极限。随着世事变动,劳力士将探险从最初纯粹的探索发现,逐渐转变为保护地球的方式,矢志支持杰出人士及组织运用科学了解当今环境挑战并制定解决方案。

品牌于2019年推出“保护地球・恒动不息”计划(Perpetual Planet Initiative),进一步彰显其承诺。计划初期着眼于以下三方面:通过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Rolex Awards for Enterprise),支持杰出人士为创造美好未来献力;参与“蓝色使命”(Mission Blue)计划,守护全球海洋;以及与国家地理学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长期合作,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现状。

随着合作范围的不断扩大,“保护地球・恒动不息”计划的合作伙伴现已包括:环境保护摄影师克里斯蒂娜・米特迈尔(Cristina Mittermeier)与保罗・尼克伦(Paul Nicklen);汤普金斯自然保护组织(Tompkins Conservation)旗下的阿根廷复野基金会(Rewilding Argentina)及智利复野基金会(Rewilding Chile),倾力保护南美洲自然环境;珊瑚园丁(Coral Gardeners)项目,致力于移植适应力较强的珊瑚到珊瑚礁石上;“极地之下”(Under The Pole)探险活动,突破水底探索的极限;史蒂夫・博伊斯(Steve Boyes)及非洲大脊梁(Great Spine of Africa)的一系列探险活动,探索非洲大陆的主要河流流域。

同时,劳力士倾力提供奖学金与补助金,通过水底世界奖学金学会(Our World Underwater Scholarship Society)、劳力士探险家俱乐部基金会(The Rolex Explorers Club Grants)等,支持组织及倡议培养下一代探险家、科学家及保育专家。
 

档案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