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勞力士與建築藝術

勞力士與建築藝術
勞力士致力支持建築藝術的最高成就。建築是人們應對人類和環境所面臨挑戰的方式之一,並對人們於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的體驗有深刻的影響。經過精心設計的建築既能滿足設計目的,又具有視覺上的衝擊力,能在人與社區之間建立情感聯繫,為民眾福祉作出貢獻。建築傑作亦如製錶傑作,從規劃到執行都需一絲不苟地重視細節,確保結構的完整和藝術的和諧。

Rolex Building
Rolex Building - 打開lightbox

建築雙年展合作夥伴
自2014年以來,勞力士一直擔任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 La Biennale di Venezia)的獨家合作夥伴兼指定時計。雙年展被譽為世界頂級建築思想與學術研討盛會,將於2025年5月10日至11月23日舉行。

策展人為意大利著名建築師和工程師卡洛.拉蒂(Carlo Ratti),他將展覽主題定為《智能、自然、人工、集體》,並在業界徵集在全球暖化背景下,環境永續應對的創新方案。

約有六十個國家或地區參與展覽並分別設立展館,各館自主選擇策展人及參展商。

勞力士展館
本屆勞力士展館摒棄2018年建造的結構,按永續原則進行重新設計,選用當地工匠、傳統建築方法和回收的物料。勞力士首次邀請才華橫溢的國際建築師瑪利林・伊素福(Mariam Issoufou)設計展館,反映出品牌特色,及其對永續的長期承諾,這承諾源遠流長,植根於勞力士製造恒久耐用腕錶的宗旨。

伊素福的建築作品遍及尼亞美、蘇黎世及紐約。她設計的勞力士展館靈感來自威尼斯 的生態脆弱性以及勞力士對工藝的投入執著。這位來自尼日利亞的建築師從多方面探索永續發展,突破單純環境因素,透過展館的構建促進意大利,尤其是威尼斯當地手工藝者的社會結構、文化歷史及經濟狀況。

展館外牆以當地回收製作的木樑製成,形似勞力士經典腕錶的三角坑紋外圈。內部的半透明彩色天花板,由威尼斯穆拉諾島(Murano)玻璃工匠製作,在日光下映射出一系列豐富的色調,並於一天中隨日光流轉而不斷變幻。水磨石地板由混凝土骨材製成,其中包括威尼斯特色的「cotisso」回收碎玻璃。

Rolex Pavilion, 19th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Rolex Pavilion, 19th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 打開lightbox

勞力士展館的展覽
展覽將播放一部關於展館建設的影片,展示其設計演變的模型,並展出居住在威尼斯或附近的意大利工匠工作的影像。

展覽涵蓋各種作品,包括:

重整貝魯特空間
法國建築師安・拉卡頓(Anne Lacaton)主張對舊建築進行翻新,而非拆除。2023年至2024年,她透過勞力士創藝指導計劃指導年輕的黎巴嫩裔亞美尼亞建築師阿琳・阿帕拉哈米安(Arine Aprahamian)。阿帕拉哈米安以一部紀錄片展示她在拉卡頓指導下為期兩年的研究計劃。此計劃探索小型的策略性干預措施如何改善她的家鄉貝魯特布爾哈穆德(Bourj Hammoud)區內的日常生活。

致力追求精湛工藝
展館中播放勞力士裝修兩間門店的電影並展出物料樣品,體現其致力追求精湛工藝的悠久傳統。

米蘭,勞力士對其位於世界著名的艾曼紐二世拱廊(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的門店進行了大規模修繕,精選精緻的物料和傢俱,彰顯傳統的意大利工藝,營造出全新風格的零售空間。翻修工程由ACPV建築設計事務所的建築師安東尼奧・奇特里奧(Antonio Citterio)與帕翠西亞・維爾(Patricia Viel)操刀,靈感來自拱廊原有的建築細節,以現代手法煥新演繹米蘭的歷史價值。門店共有三層樓,其設計理念是將門店作為拱廊延伸出的一部分,採用周圍環境的圖案、幾何形狀和威尼斯水磨石地板,兩者融合無間。

Rolex Boutique, Milan
Rolex Boutique, Milan - 打開lightbox

東京,全新的勞力士旗艦店將傳統與現代完美地融為一體。旗艦店佔據勞力士大樓四層樓,店內及大樓外牆由東京Curiosity設計工作室的關奈爾・尼古拉斯(Gwenael Nicolas)設計,並與當地工匠和藝術家合作。大樓的幕牆採用在京都生產的金屬網,並嵌入玻璃層中,形成獨特的雙邊框圖案和熠熠生輝的視覺效果。圖案會因觀看者的角度而變化,呈現動態效果。精美外觀是由精選的材料呈現的:洞石、栓木和磨砂玻璃。傳統的西陣織物和具有漆器般紋理的深綠色傢俱,營造出獨特的日本風情。

Rolex Boutique, Tokyo
Rolex Boutique, Tokyo - 打開lightbox

瑪利林・伊素福(MARIAM ISSOUFOU)簡介
瑪利林・伊素福傾力主張跨行業的永續發展,將此理念置於所有項目的核心。她是學術界和建築界的領軍人物,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建築遺產及永續性教授,之前曾擔任布朗大學城市研究客座副教授及2021年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阿迦汗建築獎特邀評委等學術職務。2020年,她被《紐約時報》評為「當代15位創意女性」之一。她於2014年在尼日爾創立Mariam Issoufou Architects建築事務所。尼日利亞的希瑪(Hikma)社區綜合建築是她已完成的項目之一,這是一座圖書館與清真寺綜合建築,榮獲兩項全球拉法基豪瑞(LafargeHolcim)可持續建築獎。

Mariam Issoufou, Architect
Mariam Issoufou, Architect - 打開lightbox

阿琳・阿帕拉哈米安(ARINE APRAHAMIAN)簡介
阿琳・阿帕拉哈米安是黎巴嫩裔亞美尼亞建築師、設計師兼研究員。她擅長從科幻小說中汲取靈感,立足於現有建築的品質,宣導設計創 新、價格合理且可持續的建築理念,以實現未來願景。2018年,她與 合夥人阿德里安.梅拿(Adrian Müller)一起創立了建築和設計工作室MÜLLER APRAHAMIAN,致力於尖端的建築和設計提案,並與著名設計師、藝術家及機構合作,開展非常具有前瞻性的項目。工作室最近推出一個名為Terraforma的內部研發項目,與當地工業合作,探索傳統的、古老的黏土建築材料,並生產創新的本地建築材料替代品。目前她居住在鹿特丹。

Arine Aprahamian, Architect
Arine Aprahamian, Architect - 打開lightbox

安・拉卡頓(ANNE LACATON)簡介
安・拉卡頓(Anne Lacaton)是享譽國際的建築師,2021年與合作夥伴桑-菲臘・華薩(Jean-Philippe Vassal)一起榮獲普立茲克建築獎。她的建築設計擅長充分發揮人類和環境的潛力,並且可持續地利用現有建築。兩人於1987年在巴黎合作成立Lacaton & Vassal建築事務所,此後設計了數十個私人和社會住房項目、文化和學術機構以及公共項目,大部分遍佈歐洲各地。拉卡頓曾擔任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建築與設計副教授,並曾在包括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在內的其他一些頂尖大學擔任客座教授。2025年,她因提升女性在建築界的形象而榮獲珍德魯(Jane Drew)建築獎。

Anne Lacaton, Architect
Anne Lacaton, Architect - 打開lightbox

勞力士簡介
享譽全球的精良品質與精湛工藝
勞力士為瑞士綜合獨立製錶商,總部設於日內瓦,品牌以精良品質與精湛工藝享譽全球,成為卓爾不凡與優雅尊貴的象徵。其腕錶的機芯均獲瑞士官方天文台認證(COSC),並就精準度、動力儲備及可靠性方面進行一系列內部測試。綠色印章是頂級天文台精密時計(Superlative Chronometer)的象徵,證明每一枚勞力士腕錶均成功通過勞力士實驗室自定標準所進行的測試,獨立的外部機構亦會定期驗證。每一枚勞力士蠔式腕錶上均有「Perpetual」(恒動)的字樣。這不僅是一個鐫刻於錶面上的字樣,更是一個哲理,它承載著企業願景及價值觀。企業創辦人漢斯・威爾斯多夫(Hans Wilsdorf)對完美的不懈追求正是推動公司發展的動力與宗旨。勞力士繼而在腕錶發展上屢創先河,成功推出多項重大創新發明,如於1926年問世的蠔式腕錶,為史上第一枚防水腕錶,以及1931年發明的自動上鏈恒動擺陀。迄今為止,勞力士已經註冊了六百多項專利。品牌在瑞士設有四所廠房,設計、研發及生產勞力士腕錶的大部分零件,從金合金的鑄造,到機芯、錶殼、錶面及錶帶的加工、打磨、組裝和修飾,皆由品牌獨立完成。品牌亦積極支持文化藝術的發展,鼓勵體育及探險活動,並致力於環境保護,關愛地球。

檔案

勞力士大樓

勞力士展館,第19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

瑪利林・伊素福,建築師

勞力士專門店,米蘭

勞力士專門店,東京

安・拉卡頓與阿琳・阿帕拉哈米安,建築師

工藝